公共政策的力量:海绵城市与行业趋势《景观设计学》力量系列主题研讨沙龙之二在北京大学红四楼隆重举行。
2014年10月中国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发布了《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鼓励全国各地因地制宜地探索海绵城市的建设途径,政府希望通过海绵城市的建立缓解城市内涝、削减城市径流污染负荷、节约水资源、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在公共政策的推动下,海绵城市试点城市的申报与建设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的展开。本次研讨沙龙邀请了经济、规划、景观、水务等行业相关学者、专家、规划师、设计师同对政策的解读、改变的发生、问题的涌现进行讨论与辨析。本次沙龙由《景观设计学》杂志、景观中国网站主办,德国戴水道设计公司协办。
沙龙由北京大学建筑与景观设计学院李迪华教授主持,他对此次沙龙的主题做了简单诠释,并简要介绍了到场的诸位演讲嘉宾及邀请嘉宾,并对其到来表示热烈欢迎。深圳大学建筑工程生态技术研究所佘年教授首先致辞,就海绵城市建设的发展与挑战发表了他的看法。他指出海绵城市的核心是径流控制及污染负荷控制,在对比美国与中国在海绵城市实施过程中的差异和国内外管理机制的不同后,他建议建设海绵城市可借鉴美国经验,政策先行并严格执行,同时在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时,要做到数据公开、共享,让数据说话。面对现在国内规范不完善,技术不成熟的现状,佘教授倡导通过创新管理模式,建立激励机制,增收暴雨管理费等措施来响应海绵城市建设。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水务与工程院副院长谢映霞就海绵城市建设问题及认识发表演讲。她首先介绍了海绵城市的内涵,即城市如同海绵一般,能在适应环境变化和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弹性,紧接着就年径流总量控制率、海绵城市规划、LID设施计算方法、海绵城市及LID的作用等方面谈论了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问题。她指出,海绵城市建设既要考虑山水林田湖的大海绵问题,还要考虑低影响开发这些分散的小海绵的建设,要处理好绿色基础设施与灰色基础设施的关系。最后,她提出需针对海绵城市LID理念落实、法规层面的保障、上位规划、技术体系等方面进行进一步探讨。
土人设计副院长、北京东方山河秀美环境工程公司副总裁韩辉发表了题为海绵城市与ppp站在市场角度看行业和政策的演讲。他从海绵城市与公私合营的内在逻辑解析在PPP环境下的海绵城市建设问题。他总结到,建设海绵城市时,绿色基础设施要法定化、数据化;公私合营是一场婚姻,政府与企业要风险公担,利益共享。海绵城市建设从投融资角度,更多是项目收益权而非政府信用债权;从规划设计角度,要理性规划、成本设计;从建设运营角度,要有全生命周期。最后,他强调海绵城市与PPP模式未来的真正结合来自于生态服务价值的量化与列入政府服务采购清单。
北京建筑大学环境工程系城市雨水系统与水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的教授、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节能与绿色建筑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车伍教授,从冷眼观潮、海绵城市热潮如何支撑、海绵城市如何保障三个视角分享了他对于海绵城市的理解。他提出,海绵城市建设的热潮为行业发展带来重大机遇与挑战,作为建设生态城市的一足,海绵城市不仅是对城市建设积极愿景的标签,更面临着诸多有待探讨的现实问题。支撑海绵城市的核心是现代雨洪综合管理的理论方法体系,具体可归纳为绿色与灰色两套基础设施系统。同时应通过制定相关规范标准体系和法律以保障海绵城市的实现。
德国戴水道设计公司全球水文首席专家斯蒂芬布吕克(Stefan)先生结合设计案例发表了海绵城市综合水环境设计问题的演讲。他阐释了海绵城市提出的全球化背景和当代水环境问题,并指出人类应将自己作为中间调解者,从自然状态理解水,朝建设宜居城市方向发展。通过天津、德国等地的设计案例和莱茵河流域管理制度的讲解,布吕克曼先生进一步说明海绵城市如何从单向思维转向综合规划,在多方合作中将整体规划贯穿于城市发展的始终。
建设部城市建设司副司长张悦教授,根据长期从事城市市政公用基础设施工作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探讨了对海绵城市公共政策的理解。他首先提出技术与政策应相互支撑紧密相连,海绵城市建设重在考虑雨水管理如何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同时不否定人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习和制造自然系统能够更高效地使自然得到修复,其次,张司长通过阐述灰色和绿色基础设施的关系,强调应通过灰色回到绿色,形成自然和人工系统的和谐相融。最后,他强调是公共政策是将城市建设的规律技术法定化并成为政策,然后上升到法律层面。
在邀请嘉宾讨论环节,各位专家学者展开热烈辩论与探讨。针对公共政策和海绵城市建设中的公众知情参与、现代城市的需求与传统文化审美的关系、LID政策的初衷以及设计师的责任等问题,嘉宾各抒己见,分享各自对于海绵城市建设的看法和见解。随着海绵城市建设工作的推进,城市吸水、蓄水、净水等功能将得到提升,对解决逢雨必涝、雨后即旱问题以及提高城市防洪排涝减灾能力都有所裨益。